准提咒念诵网
准提咒念诵网
南怀瑾 黄念祖 李炳南 刘素云 钟茂森
主页/ 乐崇辉/ 文章正文

乐崇辉:佛教徒应持有的修养

导读:修持所讲的是出世之法,修养所说的是入世之道。修行人若没有修养,进一步修持佛法,怎能有所成就?此以修出世之果,推论其入世之因,因施不正,果招迂曲;如果没有良好的修养,也必没有虔诚的修持,如果没有修养以为根基,则所有修持尽若空中之楼阁。以是因缘,自当深究修养之法,以便有所遵循效行。(一)修养的意义与目的  修就是指修身(物质的),养是指养心(精神的);修身之举止行为。仪态礼节,养心之端直正念、浩然正气...

  修持所讲的是出世之法,修养所说的是入世之道。修行人若没有修养,进一步修持佛法,怎能有所成就?此以修出世之果,推论其入世之因,因施不正,果招迂曲;如果没有良好的修养,也必没有虔诚的修持,如果没有修养以为根基,则所有修持尽若空中之楼阁。以是因缘,自当深究修养之法,以便有所遵循效行。

  (一)修养的意义与目的

  修就是指修身(物质的),养是指养心(精神的);修身之举止行为。仪态礼节,养心之端直正念、浩然正气。实在说;就是指吾人内在的涵养(内涵)德性。其目的在平衡我们的身心,达到德性的修为涵养,引导走向修持出世法的第一步。

  (二)为什么要修养

  我们生活在人际关系的社会里,常因心态的狭隘,引起利害冲突,产生种种烦恼,究其因?不外乎以自我为中心和出发点,由自我的个体为自私引发分别心与相对立的侵他性,更因主观和行为,否定客观环境的存在,于是封闭心理,造成了短视人生、漠视宇宙,将心态陷入不平衡中,导致人类和纷争与社会的纷扰,造成人际彼此间的不和谐,由焉发生。如果人人在修养上着手下工夫,相信人类各个体的心态,皆趋向平衡,人际能处于和谐,互助之下 ,可以促臻世界大同的畛域。

  因此之故,在人类学的倡导之下,我们必须携手合作,朝向此一理想所产生的事业迈进。人人有良好的修养,对社会有安定力,对人性有安全感,对法律而言,只不过是个形式的产物,对学佛的行者来说,获益尤深,是打稳了成就无上善德的基础。

  再说,佛教的修养工夫,是从学戒乃至持戒而得,先天的是宿植德本、善根发露;后天的是观察反省、揣摩学习。依佛教三无漏学戒、定、慧等程序而言,戒能生定,定能发慧,大抵定慧不能均等,皆因戒律不净,可以说戒律为一切修学佛法的先导。出世法说持戒律,入世法则说做人处事的修养,此中有不约而同的关联。当然,上述所说的定慧不均等问题,末法当中到处都是,那也可以说是内在的涵养不到家。像许多高僧,垂眉慈目、和颜悦色、谈吐雅音、浑然一体,真正是慈悲极了。这样的大德,若没有长久修养的工夫,是不可能自然流露出来这种慈悲的呢!

乐崇辉:佛教徒应持有的修养

  儒家专在治世之法上谈的修养论道,就是堂堂正正做人,规规矩矩处事。看起来做人处事很简单,实在讲起来,有多少人能够达到儒家修养的标准呢?众生浪迹生死苦海中,由于心态不平衡,都是多生多劫以前,广造恶业,当今生今世恶缘兴起,业力发威,障碍现前,不但心不由已,身也不由已,都被我们自己所造成就的那些染业给罩住了!不要小看业力,到时候就被业力牵着鼻子走,丝毫挣脱不得;因此就产生了种种烦恼,这些烦恼是由心里和种种不净业产生的。就因为这样,许多人就会做出了侵害他人的事业,重大的像做出伤天害理的勾当,所以说修养工夫,不是人人一蹴可成,但却是必须要慢慢去学习的。

  总而言之,佛教徒要是有良好的修养,那无疑地,他在修持佛法上踏上了成功的一大步。若要观察修持的法门是否到了家,那他一定有良好的修养行为,一望就知,瞒不得人,这其中是互为因果的。那么一个有道德的人,受众人钦敬,那他一定是曾用过儒家的修养工夫,才能表彰出他德行的宏伟。

乐崇辉:佛教徒应持有的修养

  (三)目看众生相

  众生根性千差万别,所造染净诸业也有不同,故所显现的也真是千奇百态。大部分众生缺乏修养,从小的发脾气到大的胡作非为,引起社会上彼此困扰纷争,弄得秩序不安,表面上损人利己,实际上自他二利皆失,这就是人们自我作崇,今举些例子,就可分晓。

  (1)不论公私团体,彼此共事,首先发生的是自尊自大,或是自卑自小。前者以为我都对,天不怕,地不怕,阎王老子也不怕,以为世界上只有他才成,除了他之外,别人谁也不成。这种人多是有才华的,不是孤独成性,就是被别人远离而孤立;后者自卑自小心理,乃是感觉处处不如人,倾向自暴自弃,不能高瞻远瞩,不能开阔心胸,是主要原因。以上二者皆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两个极端。

  (2)搞小圈圈,排挤他人:人与人应彼此尊重的,是互助的,不是对立的。只要他看不顺眼的,就要排挤;不能同流合污的也要排挤;他比我能干,更要排挤 ,这种心理是抗拒性的、排他性的。

  (3)勾心斗角,阴谋暗算:这就是说,凡不能顺他的心,就产生了对立性的争执;不是表面化的,而是暗中算计,若是心横阴狠,就会不择手段,以遂其目的。这种类型的心理,是黑暗业遮蔽光明的作业。

  (4)贡高我慢:这是众生常态,天下的人都不如我的心理旺盛,慢心过于自尊自大所造成的心理,如稍有一点学识,一点成就,最易促使慢心生长。一般我慢者,常是目中无人,骄傲睨视,瞧不起人,冷言冷语,诳言讽刺。其实他忽略了能人背后有能人和傲者必败的座右铭。

  (5)嫉妒成性:人类天生的注定了这些烦恼,像嫉妒心可以说众生中十之八九难免,俗语说:男人妒才,女人妒貌。前者又生出了傲慢心,后者又生出了贪爱心。老实说:心态不平衡,会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和恶性循环。

  (6)是非口舌:众生于五趣杂居当中,各由因缘所生,善恶缘分互见,恩怨难免,口舌迭起,是非相争,曲直难平,佛弟子应远离于此,像晋朝慧远大师结莲社于庐山,共修念佛,求生净土,那是庄严道场。今天真是走到了末法当中,跑道场谈是非,这又是与佛法相背遥远了。不论佛陀的出家与在家的四众弟子,皆不可念他人之过失,如若知己,可当面婉劝则可,背后杂说则犯口业。在家众应恭敬供养三宝,出家众专修净业,更当恭敬供养三宝,所谓要叫佛法兴,除非僧赞僧。广言之,如无在家居士护持,出家众则难续佛慧命,如无出家僧尼,以其没有皈依之所,也无有在家居士;所以在家众对出家众理应恭敬、护持、供养,然出家众对在家众也应示法、砥砺、策勉、爱护,而不宜无故呵斥,此乃依法不依人故。所以是非口舌之争实乃无益之语,平时办道尚须禁语,何况于诸庄严道场共修法会时,自宜自我约束,以佛法为增上缘,多好?!

  众生于彼此交往中,由于利害冲突,常由辩论得失而有所争执,此种皆因修养不够,动辄倾斗,于事无补。

  (7)疑神疑鬼,患得患失:一个有人有了疑心的毛病,是很痛苦的。俗语说疑心生暗鬼,常常怀疑别人,那这种心中笼罩的一层阴影,造成了严重的心病。其实他并不能了解一句古语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的道理。由疑病而将自己弄得神经兮兮,患得患失就是从这里生出来的,由得失之影响而使整个心态忐忑不安,甚至杞人忧天,好像即将大祸临头似的,逐渐地不能适应了当前和环境,失落了人群,抹煞了人间,成了万念俱灰、百事废举的活着的死尸。

  (8)此外如尖酸刻薄、斗气争欲、现实计较、欺压谄媚、阴谋诡计乃至为非作歹,作奸犯科,都是众生心态有了严重缺陷,不知时刻反省观察,去身养性来改善心态,而一意孤行,一误再误,终于抱憾终身,随业堕落而去。

  (四)烦恼与修养

  如在百法明门论中刻画了五十一心所,也就是五十一种心理现象,有好的,也有不好的。此处专说这五十一心所中六个根本烦恼和二十个随烦恼,单就六个根本烦恼--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等。其中贪嗔痴为众生堕落的根本因素,也就是所谓的三毒自无始劫来,就各个根深蒂固,而不自觉,故流浪三途,不知所以。此毒可障戒定慧三德(无漏学),然此三德也可对治三毒,若此三毒妄执坚固,虽修三德,终不成就。今将此六根本烦恼,简扼阐明:贪者以我执之自私自利的心理,广为 搜罗,越多越好,欲壑难填,百求无厌;嗔者无明火起,焚毁功德,所求不遂,对境难堪,嗔怒无息;痴者无明障蔽。迷失自性,不求觉悟,指鹿为马。拨无因果,颠倒梦想;慢者以自我之知见,气势凌人,自以为是。以偏概全;疑者心神鬼祟,故有疑他,犹豫不决,果断流失;恶者偏执己见,以身以诸不正当的见解,认为如是。其中又略分为身见,以身为实有我的邪见,执身为我;边见,极高偏执的看法,不是偏于断见,就是偏于常见,认为人死如灯灭,不认为有后世为断,认为人死后复为人,牛羊猪马死后也如是为常;邪见,谤无因果或知见偏激,以盲引盲之异端邪说;见取,以主观之见为是,而否定客观的存在,执于非理之见;戒取,自作聪明,妄执邪戒以为正戒。以上六种为根本烦恼,所谓根本者,坚固不拔,盖一念无明,众生人人即有所染,而不能自制、转化、却染,岂不是可怜之至!

  另二十个随烦恼,常随转于众生之中,广造诸业,如忿、恨、覆、恼、嫉、悭、诳、谄、害、骄等为小随烦恼。无惭、无愧等为中随烦恼。掉举、昏沉、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失念、散乱、不正知等为大随烦恼。今分别解说如下:于逆境起愤怒为忿;忿后结怨,怀念不舍为恨;掩饰过失,不肯发露为覆;诸境困扰,无由解释为恼;见他人荣显己不乐为嫉;吝啬财法,不肯布施为悭;为获利益,用语欺为诳;卑躬屈下,谄媚奉承为谄;损恼有情,心无慈愍为害;以自为是,骄凌傲慢为 骄;不知缺陷,对上拒善为无惭;不顾世法,对下暴恶为无愧;令心神不宁坐立不安,障止及行舍为掉举;令心神昏者,不堪负荷,障观及轻安为昏沉;于真理不能感受,为不信;于懒惰退心,断恒不进为懈怠;随波逐流,混过时日,为放逸;反应迟钝,忆念散失为失念;心念迁流,不令系止为散乱;于所观境,起错谬解,为不正知。以上略微释说二十六烦恼之内容所具,以明其个别之意。

  总括以上,就百法中之二十六种诸般烦恼,皆心理迁流变态所作。众生受此困惑,障蔽自性,终不自觉,若不用修养之法以对治,自也无由修持佛法经净化。吾等众生恒常处此种不正常心态当中,或多或少,或轻或重,于诸苦中,患得患失,强颜欢乐,内苦不堪。当我们往观精神病患者的悲歌时,他们面目毫无表情,或哭笑无常、或凶悍打骂、或似疯似傻、或语无论次、或呆痴翘首、或幻视幻听,诸如此类,皆系心态失常,魔业所障,如今吾等,看似正常,若依百法所观,或缺或陷、或寡或众,皆将心态驱策往无明深渊,无知措止。若就佛菩萨妙观所察 ,与上述精神病患并无二样,只有重与不重的不同而已,可悯众生,自以为高尚文明,人们的内里--心中妄念的污秽,又岂是凡夫肉眼所知?但一举一动中,都可体察出人们彼此间的忠诚、善良与诈伪、勾斗、利用、阴险、谋害等,怎能用衣冠的外表所能掩盖呢?我们不从人格教育的修养做起,那恐怕一失人身就万劫不复了,因他已丧失了做人的条件,所以必须由修养上着手打下成佛做祖和基础,才能将种种的习气、烦恼、净化为乌有。

  我们都是心态不平衡,患得患失、妄起分别的凡夫俗子,佛陀所有的教化,都是针对我们不正常心理病根,搭救我们在生死苦海中漂流的宝筏。我们反省检讨,不断地改进我们的修养工夫,才能进一步修持佛法,使我们身心同获解脱。

  (五)怎样去修养

  如果人类各个都能自我约束,不侵害他人,反而能施惠于他人,在修养工夫上去着手,那么,人类彼此的纷争,必然是不会发生的。和平共处、互助合作、同心协力、创造大同,那这个世界上的人间净土,自然可以呈现出来。问题是人生存在人道中,又是把原有永恒的生命被业力分割开来,成为分生死的有形无常,在此生彼死、彼生此死之下,人们的心理越趋越于狭隘,而形成了封闭,把生活方式变成了自私自利的现实主义。当然我们是凡夫,不可能十全十美。而必有所缺陷,但过错难免,能常存忏悔之心并勤于忏悔,如能多多去修养,久而久之,过错悉不成就。因此,修养对于学佛的行者来说。的确重要得很。既然我们已知道修养的重要性,那要怎样去修养呢?简单的说,修养就是自律,也就是鼓舞向善、约束向恶的功夫;把自己的心性向着善、向着净、向着光明去,不让自己和心性向那恶的、染的、黑暗去。但一切众生和习性是易堕落的,所造成的染业多,净业少,因此自律就是鞭策自己向上爬;当然,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往往明白知道许多不可为的事,还是做了,还是被拖下水了,但不能诿之于业力,一推了事,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,如果我们有了坚定的信念,去琢磨自己,天下的事还有什么不通的。修养的工夫那岂不是轻而易举吗?我们已知修养是自律,那如何去自律?用什么方法自律呢?

  第一、我们要了解向善是净化的第一步,善的范围包括很广,修养身心是一个步骤所必须具备的条件。

  第二、确认修养是自我修持的基础,修持是修养的发轫。了解修养在学佛上的重要性。

  第三、使个人的自我观念减低,乃至破除,而促使心量扩大。

  第四、常思我执之害,从而忘我、破我达到无我。

  第五、训练自己牺牲小我、完成大我的伟大精神,常去协助别人,本身不要被孤独所牵制。

  第六、研究待人接物之方式,如何文质彬彬、和蔼可亲、温文慈祥、雅而不俗、不亢不卑、不骄不谄。

  第七、做人处事之分层叠次,依序不紊、心平气和、容人大量。

  第八、于痛苦中磨练,化痛苦为甘味;于疲惫中磨练,化疲惫为安逸;于艰难中磨练,化艰难为易行;于毁谤中磨练,化毁谤为赞叹;于烦恼中磨练,化烦恼为菩提。

乐崇辉:佛教徒应持有的修养

  第九、对面不起念,对事莫动心,凡见诸有相,幻化皆非真。总论诸心,皆系幻化所作,若常观行,为上智人不化自化,化而无化。

  第十、生气(嗔怒)为修行人之大敌!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。又云一念嗔怒起,火烧功德林。世上有四种人,凡根的人,若是斗气,彼此纷争,互伤和气,二人皆失利,此是凡夫俗子必然现象,不足为奇。若有修养者,复分三种:如遇彼此争执时,下根人,生气而忍住不发;中根人,则如吃东西,已入腹中,随即消化掉;上根人,心如止水,若无其事,连 看也不看了。

  第十一、常多看格言,座右铭,因果录、菜根谭等修养身心之书,对行为当有许多潜移默化之功能。

  第十二、我们在生死苦海飘泊之中,绝对不可随波逐流,应启发自己的心智,坚决做中流砥柱。也就是说:虽然我们降生这个世间,我们顺俗而不流俗。譬如别人做的不正确、不规矩的事、我们也跟着做,就是流俗了。

  第十三、随遇而安,就是对因缘所生法了解的极致,到哪里都有一种定力,都有一种不被冲击的气概。

  第十四、忍辱负重是本身能担当度众生大愿,职责所在,必须堪受毁谤、批评、谩骂,而不动声色。

  第十五、虚怀若谷,大智若愚,是我慢化尽的表徵。凡具大思想者,多有慢心,如能伏慢而化,自是气质非凡。

  第十六、心如止水,不拒不迎,这是修养与修持两者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妙境,至此一切习气尽化无遗,甚为难得。

  须知,天下的事微妙的很,其实圣人所察所觉是对的,凡夫一定否认,凡夫所看是对的(迷惑的),圣人以智慧观察,自然看得清清楚楚,凡夫所为偏差多多,按此论断,我们若依此修养,自可远离颠倒梦想,绝对不会排挤别人、攻讦别人,甚至表里不一致的作风。圣人所告示警觉我们的谦受益、满招损、失者得、得者失,就是这样子的呀!

  以上不过所举荦荦大端,若能举一反三,依此类推,自应在修养工夫上的着力处,有所领会贯通,但愿学佛同修大家齐在修养上学习,相信佛教圈内该看到的是一团和气,慈悲极了的菩萨们,于焉形成。

  [本文摘自乐崇辉居士所着《慈云桥》一书。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