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苦煎迫的“娑婆世界”
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,名叫“娑婆世界”。“娑婆”意为堪忍,意思是这个世界充满了诸种苦和烦恼,生活于这个世界里的众生必须安住十恶、忍受三毒及诸苦的烦恼才可生存下去。
三界众生所受无非是苦,但因习以为常不被察觉,有时反以苦为乐生趣盎然。苦的种类很多,《大智度论》上说:“四百四病为身苦,忧愁嫉妒为心苦,合此二者,谓之内苦。外苦亦有二种,一为恶贼虎狼之害,二为风雨寒热之灾,合此二者,谓之外苦”。
说人生之苦,说得最具体的是《涅槃经》里说的“八苦”,乃“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及五阴炽盛”。
痛苦的由来
烦恼即迷惑,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,受种种的痛苦。这痛苦的来源,乃由六种根本烦恼而起的。
01
贪即贪爱、贪恋、贪着
对于五欲过分追求,或不义的窃取,或对于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,悭吝不舍,不肯惠施于人。只为私欲,损害他人,贪之为害,罪业深重,经云:“死堕饿鬼,受饥渴报
。”02
嗔即嗔恚
对违逆不顺之境,不能忍受,生起忿怒,或横起暴恶,损害他人,或饥渴寒热到来,无涵养心,而生嗔恨。《华严经》云:“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。”嗔恚之恼害,死堕地狱,受身相丑陋报。
03
痴即愚痴迷昧
智慧闭塞,是非不辨,事理不明,谤无因果,起诸邪见,名为愚痴。因愚痴而妄生贪求,求之不得,则成嗔恚,故愚痴为三毒(贪、嗔、痴)总根,能造伤天害理之事,死堕畜生中,受人宰割。
04
慢即我慢贡高
骄傲自大,看不起人,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,或超过自己的,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,都表现轻慢态度,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。
05
疑即怀疑不信
对佛教真理,善恶业力,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,都不能诚信无疑,杜塞善门,滋生邪见,造出是非恶业。“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”五烦恼,是心着垢染,系缚不脱,谓之思惑,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。其性质迟钝,难以制服,尤其无明惑不易断灭,故称为五钝使。
06
不正见,由思惟不正,产生错误的知见
有五不正见,即萨迦耶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。分述如下:
(1)萨迦耶见,即身见或我见。因执此身以为有“我”,其实此身是五蕴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名五蕴)、四大(地、水、火、风名四大)和合而成,本来是无常败坏之物,而无知却执著之为“一”,为“常”,为“遍”,为“主宰”的实我存在,即是萨迦耶见。
(2)边见,又名边执见。边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,即谓所得的知见鄙陋,有所偏蔽,执常执断,各落一边。执常的知见,以“常”为恒常不变,人死仍旧为人,牛死仍旧为牛,贫穷永远是贫穷,富贵永远是富贵。执断的知见,以人死一灭永灭,无有生死轮回升沉之事,则作恶何畏?无善恶因果可论。
(3)邪见即不正的知见,不信正法,拨无因果,毁谤圣贤,坏诸善事。
(4)见取见,“见”即指前说的“我见、边见、邪见”;“取”是取著不舍,乃对前说三不正见,执以为实。又这见亦名“非果计果”,即是自己还没有亲证圣果,而妄执已得到圣果的错觉。
(5)戒禁取见。戒是戒止杀盗淫妄之类,禁是禁绝饮酒、赌博、吸鸦片烟等嗜好。持戒和守禁,本来是好的,为什么反说不正见?这因为过患在一个“取”字。取是执著,即妄自执著其所持不正的戒禁为最殊胜。如印度,有一种外道,他们持牛戒,或持狗戒,便食草食粪,或作投岩、投水、赴火、卧荆等种种苦行,本非出世正因,却执著修此类苦行之因能获得最上的涅槃妙果,故又名“非因计因”。
以上五种不正见,是知见上的迷惑,称为见惑。是因为邪师、邪见、邪思维等而生起不正见。如闻正法,于见道中,即能顿断恶见,因为易断恶见之故,称为五利使。佛经里说,舍利弗本为外道弟子,因遇马胜比丘,听到佛教因缘法门,即弃邪归正。亲闻佛陀说法之后,七日遍通佛法,证三果罗汉,再经十五日的修持,断十惑证阿罗汉果。十惑即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及五不正见,也称十使,谓能使令众生迷妄沉沦苦海。由此十使而起见思二惑,故为烦恼的根本,有情生死流转的苦因。
文章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编著《走近佛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