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提咒念诵网
准提咒念诵网
早吃素 放生问答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放生知识 临终备览
主页/ 五福临门/ 文章正文

净土圣贤录新白话版13

导读:净土圣贤录新白话版13 宋义怀 义怀,姓陈,是永嘉乐清人。游历京城,投归景德寺为行童(准备出家)。天圣年间,通过经典考试出家,参访各方大德,依归明觉禅师在翠峰寺,偶然在挑水中折断扁担,忽然大悟,...
净土圣贤录新白话版13

宋义怀

义怀,姓陈,是永嘉乐清人。游历京城,投归景德寺为行童(准备出家)。天圣年间,通过经典考试出家,参访各方大德,依归明觉禅师在翠峰寺,偶然在挑水中折断扁担,忽然大悟,作偈语呈给明觉看,明觉认为好。后来义怀主持五个道场,从铁佛寺到天衣寺,化导众生很广。义怀既然了悟佛法,仍然密修净土,曾经问学佛的人说:“若说舍秽土取净土,厌恶这里欣喜那里,就有取舍的情执,还是众生的妄想。若说没有净土,这又违背佛的话,到底如何呢?”又自己回答说:“生是决定生的,去确实没有去。”晚年因病,住池阳松山庵。弟子智才,住临平的佛日寺,迎请义怀回来侍奉。智才去苏州,义怀催他回来,就告别大众往生了,享年七十二岁。(《僧宝传》,《乐邦文类》)

宋本如

本如,是明州句章人。少年依归法智法师,善长文笔,曾经请教经义,法智说:“给我作知事僧三年,再向你说

。”三年,又请教,法智严厉一喝,又呼叫道:“本如!”本如豁然有省悟,写偈颂呈献,法智认可。祥符四年,主持东山承天寺,极大振兴法道,经历三十年。讲《法华经》,《涅槃经》,《金光明经》,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等经,以及天台教观,达到六七遍。曾经集结百僧,修习法华长忏一年,灵瑞感应多次出现。宝历二年,朝庭赐名号神照法师,与丞相章得象等贤人,缔结白莲社。仁宗钦仰他的道行,封赐匾额名叫白莲寺。皇祐三年五月十八日,微有病态,升堂说法,与众人诀别,随后往生,享年七十岁。当时江上的打渔人,见云端有僧人向西去了,天气盛夏炎热,异香却非常浓。第二年,弟子们查看遗体,面貌如生,有大莲华生长在塔前。(《佛祖统纪》)

宋仁岳

仁岳,字潜夫,姓姜,是霅川人。听到法智师在南湖教化,前往学习,学久了,豁然有心得。又与十位相同志愿的,修“请观音三昧”,在静室静坐,恍然如梦醒。后来历次主持杭州丛林讲堂,大力宏扬佛法。年老还乡,主持祥符寺,被朝庭封赐名号净觉。晚年,专修净业,燃烧三根手指供养佛,持戒律很严格。治平元年三月二十四日,对弟子说:“我明天午时,就走了。”到第二天,留下偈语,安坐往生了。曾经著有《弥陀经疏》二卷,又作《指归记》二卷解释。三十年后,寺院众人梦到仁岳说应该迁移塔。打开龛时,仁岳的肉身没有坏,满是舍利,于是按礼仪安葬。(《佛祖统纪》)

宋处谦

处谦,姓潘,是永嘉人。母亲梦到祥瑞的云进入怀中就有孕了,三年才出生。依归常宁寺的契能师出家。祥符初年,剃度后就前往天竺寺学习,慈云师深为器重。又拜神照寺的如法师,大有领悟圆顿佛法的要旨。不久,位居首座,后来又回归,主持常宁寺。经历慈云寺、妙果寺、赤城寺、慧林寺、净住寺、南屏寺、天竺寺,十坐道场。经过四十年,讲演佛法不倦怠,弟子有三千人,朝庭赐他名号神悟。熙宁八年四月十五日,处谦早晨起来,沐浴更衣,召集众人念诵《普贤行法》,《阿弥陀经》。然后,升上讲座,称赞净土功德,又告诉大众说:“我得无生日用,很久了,今天以无生而生净土。”平静地往生了。(《佛祖统纪》)

宋慧才

慧才,姓王,是永嘉乐清人。祥符初年,剃度出家,十三岁,受具足戒,前往四明寺学习,恨自己昏钝,常持大悲咒。忽然梦见一西域僧人,高有数丈,脱下袈裟披在他身上。第二天到讲堂,豁然开悟,前后听到的,一时完全明了。后来拜见慈云师,服侍殷勤,昼夜不断。治平初年,住持法慧宝阁,朝庭赐名号广慈。不久,隐退住到雷峰塔下,常常努力用功念诵大悲咒一百零八遍的功课。又用功一昼夜,念诵阿弥陀佛名号。一天晚上,梦到宝阁宫殿,有人告诉他说:“净土中品,是你往生的。”元丰元年春,在雷峰塔为信众千人授大戒。正在进行授戒时,观音像的头顶上大放光明,灯火日光,都被超过掩盖。净慈寺的守一禅师为此事作《受戒放光记》。六年五月二十一日,更衣就座,书写偈语赞佛完毕,说:“我生净土决定了。”平静地往生了,享年八十六岁。(《佛祖统纪》,《释氏稽古略》)

宋灵照

灵照,姓卢,是兰溪人。在宝慧寺出家,不到一月,通达《法华》《光明》二经。几年后,到钱塘,依归香岩湛师学教观,又往吴兴,依归净觉岳师,天台宗的教法,没有不通晓的。元丰年间,主持吴山的解空寺,接着迁移到景德寺。熙宁年间,迁移到华亭的超果寺。先后几年中,每到春天,必定开启净业莲社,参与的人达二万人,多有感应事迹。灵照曾经在梦中,见到三圣威仪相,跪而问道:“灵照一生诵读大乘经典,期望往生安养国,能不能如愿呢?”观音菩萨指说:“净土不远,有愿就能往生。”又诵经到深夜,忽然梦见普贤菩萨现身。于是发心造普贤菩萨像,诵经一万部,庄严净业。元祐五年冬天,有病态,对侍者说:“我往生安养国的日期已到。”遂后面向西方,盘坐往生。火化时,异香扑鼻,舍利迸散开来。(《佛祖统纪》)

宋思义

思义,字和甫,姓凌,是湖州武康人。考试《法华经》,第一名出家。依归明智韶法师学习,悟解超过常人。修行四种三昧行时,颈上长一肉瘤,夜里梦见功德天(吉祥天女)给他吃桃,他的瘤就消失了。熙宁四年,朝庭封赐紫衣,名号净慧。丞相苏颂管辖杭州,请思义住到天竺寺,大大振兴佛法。元祐三年二月十八日,半夜,忽然盘坐,告别众人往生了。众人念诵,很久,忽然醒来说:“刚才随观音大士行,见到金色的人,身躯高大垂下手臂,对我说:‘你的业报因缘还没有尽,过七天再来迎接。’”到二十五日,又盘坐往生了。安葬那天,空中有赤云遍布,如引导的样子,向西方消失了。(《佛祖统纪》)

宋宗赜(母师)

宗赜,是襄阳人。父亲早亡,母亲陈氏,靠着舅舅家抚养宗赜。少年时学习儒家学业,博通世间典藉。二十九岁,礼拜真州长芦秀禅师出家,深明禅宗法要。元祐年间,住持长芦寺,迎接母亲在方丈东边的屋室住,劝母亲剃度,持念阿弥陀佛,七年时间,母亲临终没有病态,念佛往生了。宗赜自认为报答亲恩的心尽到了,就遵循庐山的规矩,建立莲华胜会,普劝僧俗信众,修习西方净土的妙观。其次专门持诵佛的名号,回向发愿,求往生净土。宗赜亲自作文表达说:“那以为念就是念,以为生就是生的,是常见的错误。以为无念就是无念,以为无生就是无生的,是邪见的迷惑。念却没有念,生却没有生的,是第一义谛。这是因为实际的真如境界,不受一尘污染,所以上没有诸佛可念,下没有净土可生。佛教的门类中,不舍弃任何一法,那么总体收摄六根,就有了念佛三昧,回归本体的要术,开示了往生一门。所以从早到晚念佛,而不违背无念;热烈地求往生,而不违背无生。所以凡圣能各就各位,而感应道交,东西不相往来,而神识能迁移净土,这是不可以思议并且质疑的。所以经上说:‘若人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,乃至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’那如来世尊,虽然分有折恶摄善二门,现在居住净秽两土。但是圣人的本意,难道真的对娑婆国土,丘陵坑洼不平,六道众生杂居,土石群山,秽恶不堪,觉得可厌吗?极乐世界,黄金为地,行树参天,高楼七宝,莲华四色,觉得可喜吗?实在是因为初发心入佛道,忍力还未淳厚,须要依托净土的因缘,作为增上的助力。为什么呢?娑婆国土,释迦佛已经灭度,弥勒佛还没有降生。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,现在正在说法。娑婆国土,观音势至二位菩萨,仅仅是仰望他们的美好名声。极乐世界,他们二位上人,能够亲近成为殊胜的善友。娑婆国土,诸魔都争着发作,恼乱修行人。极乐世界,在大光明中,决没有魔事。娑婆国土,邪恶的声音干扰,女色妖淫。极乐世界,水鸟树林,都宣说妙法,正报清净,没有女身。那么修行的因缘具足,没有超过西方净土了,信心浅的人,偏偏生起怀疑诽谤。我曾经推论,这一方世界的人,没有不厌恶俗家的喧嚣,羡慕寺院的宁静, 所以有舍家出家的,就殷勤赞叹。而娑婆众生的苦,何止是俗家的喧嚣呢?极乐世界的快乐,哪里只是寺院的宁静呢?知道出家是美好的,而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,这是第一个疑惑啊。万里辛勤,远方求知识的人,是为了发明心地上的大事,决择死生的去向。而弥陀世尊,身心超胜,愿力洪深,一旦演唱圆满佛音,没有不明了契悟的。愿意参访善知识,而不想要见佛,这是第二个疑惑啊。丛林寺院广大人众,都乐意在那里住留,人少的道场,就不想依附。而极乐世界,一生补处,那数量太多,诸上善人,俱会在一起。既然想要亲近丛林寺院,而不羡慕向往清净大海众,这是第三个疑惑啊。这一方世界的人,寿命最高不过百岁,而童幼无知年老糊涂,疾病不断,昏沉睡眠,常常占了一大半。菩萨来有隔阴的昏迷,声闻还有出胎的蒙昧。那么短暂宝贵的光阴,十分丧失了九分,而达不到不退的境界还要轮回,实在寒心。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寿命无量,一旦托生到莲胞,再没有生死痛苦,修行相续没有间断,直到成就菩提。所以即刻能获得阿惟越致(不退转),佛的阶位决定可以达到,却流转娑婆世界短促的光景,而迷失净土的长年,这是第四个疑惑啊。若是能位居不退境界,果然证到无生法忍,在欲望中没有欲望,住尘俗中不染尘俗,才能兴起无缘大慈,运用同体大悲,回入世间尘劳,与五浊恶世和光同尘。那有听到一点佛法有一点简单智慧的,或与少许善法相应,便以为永远出离四生流转,高高超出十地境界,诋毁诃斥净土,留恋在娑婆世界,最后闭眼空手而归(白死了),就像流浪一样,和牛马并肩在畜道中,漫步走向地狱。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,却想去跟大方便示现的菩萨相比,这是第五个疑惑啊。所以经上说:‘应当发愿,愿生彼国。’那不信诸佛的真诚语言,不愿往生净土,岂不是糊涂吗?若是相信佛的话而往生净土,那界限不能约束,劫难不能伤害,告别人间的八苦,没有天上的五衰现象。极乐世界连恶道的名都没有,何况实有呢?只是开显一乘的教法,决定没有三乘,归依原本一体的三宝,奉事十方如来,佛光照耀全身,万千的迷惑暗自消亡。有佛的法味资养灵神,六通就具足,有三十七品助成修道,应念就圆满成就。三十二种应化身,遍满微尘刹土,周旋在六道中,普救所有众生。不动一心,就行遍三昧,洒定水(禅定心)到三千世界,引众生出离火宅,自利利他,一切都圆满。那么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,就是解脱的要门,也是修行的捷径。这是因为了义的大乘佛法,没有不是指归净土的。过去的贤人后来的圣人,自己和他人都愿意往生,因为凡是要度人,先必须度自己啊。呜呼!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一失人身就是万劫,再深的懊悔也没用了。所以率领大海众,各自念弥陀佛。百声千声,直到万声,回向同一有缘的众生,都愿往生那佛国。暗暗希望莲池胜会,金色宝地法理昌明,美好的佛光资助,必定满足这个愿望。乘船又是顺水,再加上摇橹划桨的功力,十万亿遥远的路途,可以不费力就到达了啊。”有一天晚上宗赜梦见一黑头巾的白衣人,风采样貌清美,大概三十岁左右,对宗赜行礼说:“想入莲华会,请写上一名。”宗赜就取出莲会的名录,问道:“什么姓名?”答说:“普慧。”写完后,白衣人又说:“家兄也请写上一名。”问:“你兄长什么名?”答说:“普贤。”说完,就消失了。宗赜醒来,对各位长老说:“《华严经》的离世间品,有普贤普慧二菩萨,辅助宏扬佛法。我现今建莲会,共求往生西方净土,感应二大士在暗中赞助,就以二大士为莲会的首领吧。”于是远近的众生都向往教化了。(《莲宗宝鉴》,《乐邦文类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