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提咒念诵网
准提咒念诵网
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
主页/ 禅理故事/ 文章正文

佛教自东汉初传入中国,至隋唐之际已变成中国的国教

导读:佛教自东汉初传入中国,至隋唐之际已变成中国的国教佛教自东汉初传入中国,至隋唐之际已变成中国的国教。佛教大约在公元4世纪由中原传入丸都(今吉林省集安市)为王都的高句丽,在其故地广为传播。渤海建国后,...
佛教自东汉初传入中国,至隋唐之际已变成中国的国教

佛教自东汉初传入中国,至隋唐之际已变成中国的国教。佛教大约在公元4世纪由中原传入丸都(今吉林省集安市)为王都的高句丽,在其故地广为传播。渤海建国后,大部高句丽故地并入其版图,故知佛教应在其建国前已有较大影响。建国初期713年,高王大祚荣被册封为渤海郡王后,遣人入唐“至长安奏请就市交易,入寺礼拜”。

从“入寺礼拜”之句看.佛教已成为渤海与唐朝之间进行联系的纽带。这是史料上始有渤海佛教的最初记载。此后伴随着“宪象”中原的文化移植热潮,佛教在渤海的影响与日俱增。由于渤海国佛教的传播是由上至下进行的,有了处于社会顶层的统治阶级的支持,渤海国的佛教建筑、佛学经典、佛教信徒都胜于萨满教,到了文王钦茂时期,佛学成长为渤海国的国教,寺庙林立,信徒日众。

目前,在宁安市境内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、渤海中京西古城及附近地区,即今天吉林省和龙、安图、龙井、汪清、珲春,直到俄罗斯的滨海地区都有佛寺遗址。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及附近地区(即今天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)发现并确认的渤海佛教寺庙遗址有9处。

渤海中京西古城及附近地区(即今天吉林省和龙、安图、龙井、汪清一带)已发现的渤海佛寺的确切遗址共有14处,分别为高产庙遗址、军民桥庙遗址、龙海寺庙遗址、东南沟寺庙遗址、神仙洞寺庙遗址、大东沟寺庙遗址、傅家沟寺庙遗址、舞鹤寺庙遗址、碱场寺庙遗址、东清寺庙遗址、仲坪寺庙遗址、骆驼山寺庙遗址、新田寺寺庙遗址、红云寺寺庙遗址等。

渤海东京龙原府旧址及附近地区(即今天的吉林省珲春一带)已发现和确认的寺庙遗址有7处,分别是八边城东南寺庙遗址、马滴达寺庙址、新生寺庙遗址、三字良种场寺庙遗址、五一寺庙蹲下、大荒沟寺庙遗址、杨木林子寺庙遗址。敦化县红石乡发现一处寺庙遗址,庙屯庙遗址。此外,还有俄罗斯滨海地区寺庙遗址3处,分别是马蹄山寺庙遗址、杏山寺寺庙遗址、克拉斯基诺寺庙遗址等。

这些庙宇遗址的发掘,充分证明了渤海国佛教文化的盛行。据《敦化市文物》载:“位于红石乡的庙屯庙址……长30米,宽14.4米”,从采集到的布纹瓦残片“与六顶山古墓群的砖瓦极其相似”的情况判断,这是渤海国初时的寺庙无疑。早期的寺庙规模较小,图样纹路与唐朝同期的佛教建筑相似。从今敦化境内只发现一处渤海早期寺庙址,再与《松漠纪闻》关于“初,仿唐置官司,国少浮图”的记载相互印证,可以大致得出结论:渤海早期,佛教的影响与传播范围是相当有限的。

文王之世是渤海佛教传播和发展的高峰期

。上述诸多寺庙遗址,应当建设于该朝。因为在渤海诸王中,文王显然是最重视和积极倡导佛教的第一人。这可以从他的尊号“大兴宝历孝感金轮圣法大王”得到印证。金轮、圣法是佛教用语,“金轮圣法,语见《俱金轮十二》,金轮为转轮圣王所得七宝之一。此轮宝分金、银、铜、铁四种之差等;因之生金轮王乃至铁轮王之优劣。

俱金论十二曰:‘谓铁王一洲界,铜轮王二,银轮王三,若金轮王王四洲界。契经就胜但说金轮,故契经言: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沥顶位,于十五日斋戒时,沐浴首身受胜斋戒,升高台殿,臣僚辅翼,东方忽有金轮宝现,其轮千幅俱足毂辋众相,圆净如巧匠成,舒妙光明来应王所,此王定是金转轮王,余转轮王应知亦尔。’‘唐则天称金轮圣神皇帝用此事也。’”所谓的转轮圣王,据说是“把世界统一起来实行统治的理想帝王形象”。

以崇佛而著称的女皇武则天的尊号中就有“金轮圣神皇帝”,并曾在宫中摆设金轮宝等七宝。从此可见,大钦茂以“金轮圣法”作为尊号,很可能是在效法武则天女皇,弘扬佛法以树立权威和巩固统治。对贞孝公主墓的研究证明,渤海文王与佛教确有不解之缘。他的女儿贞孝公主也笃信佛教。贞孝公主死后的葬制,也为其崇尚佛教提供了证据。贞孝公主墓充满了佛教文化色彩,其墓上建塔效法唐朝佛学建筑。

大钦茂之后,渤海国其他诸王也大都继承了佛教为国教的正朔,继续推行佛教。特别是僖王大言义在位期间,正值唐宪宗崇佛最盛之时。中原地区大兴佛事,搞了几次包括迎佛骨的盛大活动。这些举动都对渤海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元和九年(公元814年),高礼进等人入唐献金、银佛像一事表明了渤海国在佛教方面经常与唐王朝互通有无。近年在渤海上京遗址发现的金制佛像,也为当时渤海制作金佛提供了实物例证。